熔融增材电源宽温域散热技术研究

熔融增材制造常需在 - 30℃~85℃的宽温域环境下工作(如户外作业、航空航天部件制造),传统风冷或单一液冷方案在极端温度下易出现散热失效,导致电源功率器件过热或低温启动困难,因此需研发自适应宽温域散热系统。
该散热技术采用 “复合相变散热 + 智能温控” 设计:散热核心单元由热管、均热板与相变材料(PCM)组成,PCM 选用石蜡 - 膨胀石墨复合材料,相变温度区间为 45℃~55℃,当功率器件温度升至 45℃时,PCM 吸收热量发生相变,延缓温度上升;热管采用沟槽式结构,热传导效率较光滑热管提升 30%,将热量快速传导至均热板;均热板表面覆盖石墨烯导热膜,进一步扩大散热面积。
温控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温度与器件温度,当环境温度低于 - 10℃时,启动加热片对 PCM 加热,确保其处于固态 - 液态过渡区间,避免低温下导热性能下降;当环境温度高于 60℃时,开启液冷回路,冷却液选用乙二醇 - 水混合液(体积比 5:5),冰点低至 - 35℃,通过流量调节阀控制冷却液流速,实现散热功率的动态调节。实验测试表明,在 - 30℃~85℃环境温度范围内,电源 IGBT 模块的温度始终控制在 - 10℃~70℃的安全区间,功率循环寿命较传统散热方案延长 2 倍。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户外熔融增材设备,保障了极端环境下电源的稳定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