准分子激光高压电源气体动力学优化

准分子激光凭借短波长(193nm-351nm)特性,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刻与精密加工领域,其输出性能依赖高压电源与准分子气体(ArF、KrF 等)的协同工作。然而,气体动力学状态(流速、压力、温度)的波动会导致放电间隙气体密度不均,使激光脉冲能量波动超 ±8%,同时气体温度升高会提升放电阈值电压,增加电源能耗与气体损耗。
实现高压电源与气体动力学的优化匹配,需从三方面突破。首先,基于计算流体力学(CFD)模拟放电腔体内流场,获取 0.5-1m/s 流速场与 5-10atm 压力场的动态分布,据此优化电源脉冲时序,使 20-50kV 高压脉冲在气流稳定期触发,同步调节 10-50ns 脉冲宽度,避免气流扰动导致的放电偏差;其次,构建温度 - 功率协同控制机制,通过腔体温度传感器(精度 ±0.5℃)实时监测气体温度,当温度超 40℃时,电源自动将脉冲重复频率从 1kHz 降至 800Hz,同时联动冷却系统提升散热效率,维持气体密度稳定;最后,建立气体组分 - 电源参数数据库,针对 ArF、KrF 等不同气体,预设最佳放电电压与电流波形,实现电源参数的自动匹配。
以 ArF 准分子激光为例,优化后激光脉冲能量稳定性从 ±8% 提升至 ±3%,1kHz 重复频率下连续工作 4 小时功率衰减≤5%,气体更换周期延长 20%,不仅降低了运行成本,还为高功率准分子激光应用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支撑。